我的確對於改革事情非常有興趣,不管是甚麼的改革,如果我有能力我會去做的事情,也許這是我永遠抱持熱情的事
"唯一的不變就是永遠都在變"
多好的一句話
看了一個演講{最近很喜歡看演講}
肯‧羅賓森爵士:推動學習革命
他引用了林肯說的話
"那些屬於,寧靜往日的教條,已不足以因應今日的風雨,
情勢已然升高,愈發困難,我們得順勢而起,
由於我們面臨新的問題,故得有新的思維,新的作為,
我們得掙脫自我的枷鎖,才能拯救我們的國家"
有不同的思維就應該給予不同的幫助,我們應該給予孩子真正的幫助在他的課業之外,那是他喜歡的事物,不然課外讀物為什麼要去讀他,不是因為你喜歡讀書其實那也不稱為讀書應該說"看書",而是你喜歡看書裡的某件事,你喜歡看你以後想成為的"那個人"相關的,我想成為建築師我就喜歡看建築的書.
老師應該是知識的給予者
重點是知識不是老師本身
老師應該要一個一個的了解小孩,並且很實際的給他一本書或是一些資訊,告訴他怎麼才能成為建築師,建築師應該要學些什麼,如果孩子知道原來建築師需要學到數學,那也許他會對數學產生一定的興趣,他內心就會有一股力量決定他要和數學成為好朋友,用未來對他正增強.
肯‧羅賓森認為這是"線性思考"造成的後果
任何一種職業不用經過一樣的路線才可以作
我說的路線是"幼稚園""小學""中學"大學"
昨天舅媽告訴我一間美術補習班老闆在屏東開了很多家分店,老闆娘本來在賣東西現在去忙著屬錢也不用去賣東西,而這位老闆原本也不是學習美術的,也許他只是會一些美工的技術,但是他懂得經營,一樣也是可以成為美術老師,也許他教的比正規老師還要好
我們必須推翻它
再來是"標準化"所有東西都一樣規格
讓事情變得很迅速
事情很迅速人就會變得很笨真的很笨
我現在就覺得我很笨我有一段時間都不再思考
肯‧羅賓森覺得這就跟吃速食店吃多了會對身體不好一樣
教學不能標準化
許多教育大師都承認"教學是科學和藝術的結合"
我沒有聽過哪一種藝術可以標準化的
因此這樣推論教學也"不能"有標準化產生
人是"活的"所以教學也要是活的
"很多人不想接受正規教育,是因為教育不能為他帶來活力與熱忱"
肯‧羅賓森下的結論是"教育應該從工業化改革為農業化教學"我們只能給孩子良好的生長環境,發展得如何我們完全無法預期的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