熱門文章

2010年7月22日 星期四

{教育內心戲}從桑代克到斯肯納 -我離哲學這麼近

開始進入行為學派的世界
我開始喜歡上閱讀教育心理學
小時候一直嚷嚷自己要去學哲學
讀了大學之後我才發現我離哲學是這麼的近

但我卻沒有把握住可以和教授討論的機會

喜歡!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桑代克到斯肯納
s->r r->s 的過程



桑代克 心理學家 {連結主義}
1.學習也是刺激->反應(
s->r) (錯誤->正確) {試誤學習}
2.試誤學習的歷程 a練習率 b準備率 c效果率

3.在刺激學到的歷程有助於在其他情境的學習{訓練遷移}
有共同元素稱{同元素論}














迷籠實驗(貓)



巴夫洛夫 生理學家





















不是有意要發展行為學派
他在不經意下發現對狗的制約實驗而被稱為
{經典條件作用}{古典制約理論}















華生 美國心理學家 {古典行為主義}

採用巴夫洛夫的實驗對應在人的身上所產生的理論

基本要義

a.心理學須用科學的方式研究
b.古典制約可用於人的身上
c.人類一切行為是由反應組成
d.可設計"削弱"或"增強"

斯肯納 {新行為主義}





2 則留言: